主页 > 新闻 > 海城新闻 > > 正文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中国县域经济报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2023中国西柳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西柳国际服装周主会场 通讯员 戴跃强摄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海城市胜辉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30万吨耐火材料制品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通讯员 富宏伟摄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项目建设掀热潮 惠企利民谋良策

——辽宁省海城市巩固增势明方向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王官波

今年前三季度,辽宁省海城市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一季度的4.3%、二季度的6%,逐季增长到三季度的7%,再次实现了全国、全省“双超越”,跑出了加速度,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跑赢了全国百强县(市)的平均增速。
年初以来,辽宁省海城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辽宁省委工作要求,按照鞍山市委工作安排,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全力推进“五提升、五攻坚”,厘清工作新思路,聚焦一个主题、围绕两条主线、瞄准三个导向、抓住四个关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活动为载体,全力帮助企业清理卡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促进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质提速,奋力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凝神聚力抓项目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初冬,行走在临溟大地,同逐渐降低的气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抢抓施工黄金期,涌动不息的项目建设热潮。
作为深化拓展同中央企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总投资百亿元的海城市“生态治理+新能源开发+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正加快推进,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为先导,统筹推动新能源开发和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必将为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注入强劲的动能。
如火如荼建设的海城15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93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911吨,对维护社会用电稳定性、保障企业用电健康及生产能力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紧推进建设,正是海城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时不我待抓落实,争先进位促振兴的生动诠释。
年初以来,海城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做优存量、做大增量,通过抓手续办理、抓要素保障、抓开复工、抓项目谋划、抓招商引资、抓存量盘活等“六抓”,从建立赛马机制、推动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推动央地合作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快投资进度、提高投资增速,以项目攻坚为牵动,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奋力跑出振兴发展加速度。
实施赛马机制。海城市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全面启动争先进位活动,围绕项目谋划建设,建立项目谋划赛道、央地合作赛道、固定资产投资赛道等。在项目推进中,通过实施赛马机制,每月对全市各开发园区、乡镇(街道)、相关市直部门进行晾晒评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项目投资增数量、壮体量、提质量、上速度,激发全市上下推进谋划项目工作积极性,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项目比拼氛围。
推动全市“4+4+3”产业体系建设。海城市围绕构建高端装备制造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菱镁产业等4个传统产业、物流产业等3个行业产业的“4+4+3”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出产业布局图及11个产业链图谱,全力实施一个研究团队、一个全景图谱、一个规划方案、一套保障政策、一套工作机制的“五个一”工程,深入分析产业现状,确定发展目标和招引目标项目。
海城市开展市级领导干部“抓投资、上项目、强包保、重服务”专项行动。对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重点项目,由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精准包保,构建“市级领导+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开发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开发区、乡镇(街道)工作人员+项目单位联系人”的包保服务工作体系,持续实行周调度,严格落实亮灯制度,落实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高质量深化拓展同中央企业合作。海城市组建央地合作工作协调推进专班,抢抓国资央企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等契机,与中国商飞、中国电气、中储粮等中央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洽谈。同时,建立央地合作项目储备库,对每个项目逐一建立责任清单,实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推进更多项目合作。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海城市建立常态化领导干部项目谋划招引工作机制,市级领导、全市各单位主要领导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组织各领域、属地与企业对接,高质量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工作,开展精准招商。
精准施策解难题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现在再也不担心下大雨为停产排涝而烦心了,党委、政府为公司做了一件大好事。”近日,海城市东四方台街道服务企业专班工作人员在鞍山一拓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我为企业解难题”办理事项进行回访时,总经理赵长松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鞍山一拓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东四方台街道后房村。此前,由于厂内地势较低,一下大雨就会出现雨水倒灌厂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
今年5月,东四方台街道相关人员走访企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解决后房村的排水问题列入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的重要议题,并迅速筹措资金,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推进、工程落实与企业满意“三统一”。经过多次考察、设计、规划后,确定在企业厂区外的绿化区域新修一条水渠,将雨水分流,彻底解决厂内的积水问题。
最终,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总投资170余万元,一条700延长米的水渠完工了。至此,排水不畅给企业生产带来不便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时,在水渠建设过程中,施工队还在沿线栽种绿化树木200余株,美化环境。
对于海城市开展的“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激发出的企业活力,海城市永发亚麻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波同样感触颇深。作为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永发亚麻坐落于中小镇中小村,其生产的亚麻纱、亚麻布一直受到新老客户的青睐。然而,企业在推动产品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却遭遇了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难题。
“镇里得知企业的难题后,迅速帮忙对接相关部门,还带领我们参加辽宁科技大学校园招聘会等活动,并通过多个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最终成功帮助我们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3人。”李海波说,“海城市这种和企业一起梳理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帮助解决的做法,让企业深受感动,大大增强了企业扎根海城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
经营主体是振兴的微观基础,只有经营主体“青山常在”,海城经济才能生机盎然。为此,海城市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活动为载体,积极走进企业,协调帮助其解决审批手续办理、要素保障、设施配套等问题,想方设法支持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以恒心办恒业,激荡敢干、敢闯、敢投的不竭力量,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
建立问题化解联动机制。海城市针对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及通过电话途径反馈的企业问题,坚持定期召集相关单位集体会商研究解决,特别是针对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属事、属地部门的市级包保领导共同研究的方式推动解决。经过认真研究,一时难以解决的或与相关政策不符合的问题也及时回复企业,给企业明确答复,做到企业反映问题件件有回音。
建立问题反馈跟踪机制。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一种是属地单位自排查,对于自排查问题,海城市坚持以属地单位市级包保领导签字为化解完毕的依据;另一种是电话诉求,海城市坚持转办问题不过夜、反馈问题不过周的原则,盯住属地部门和责任单位,办理时限最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向企业反馈意见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
建立专人专线接待机制。海城市设立专门联系电话,安排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接听诉求意见,保障企业诉求电话不落接、反映意见不丢失。电话投诉类问题原则上即接即办,当天接听当天转办。同时,建立工作台账,将企业反馈的问题困难、意见建议及时向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各开发区转办,并跟踪督办、限期结办,督导承办单位安排专人,按期办结,按账交卷,真正发挥热线作用。
厘清思路明方向
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海城市聚焦一个主题、围绕两条主线、瞄准三个导向、抓住四个关键,突出扩大有效投资、狠抓企业运行,以昂扬姿态全力走好振兴发展的赶考路。
海城市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12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建设;停建十余年的总投资120亿元的佳通集团温泉健康产业城项目重新开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457次,签约项目85个,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此外,海城市发展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活动,主动走进企业,精准施策,靶向治疗,解决相关问题3976件;召开两次惠企资金兑现会,向311家企业兑现历史陈欠的惠企资金3730万元,向52家企业发放1920万元惠企资金,累计发放5650万元,用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今日之海城,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海城市将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跳出海城看海城,从全省乃至全国大局谋划发展,进一步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和良好局面,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夺取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全力以赴稳增长。海城市将坚决守住工业基本盘,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把包保服务做实做出成效,特别是将助力规模以上企业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加速开拓市场,抢订单、谋合作、去库存,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贡献率。多措并举促消费,制定出台促进大宗商品消费措施,提早研判重大节日消费市场特点,精心策划开展一系列商贸活动。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做好粮食丰收各项收口工作,组织抓好反季节棚菜和畜牧业生产,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居民“菜篮子”不断丰富。
狠抓项目建设。海城市将改变以往“猫冬”习惯,强化项目跟踪调度,全力掀起“冬闲变冬忙”项目建设大会战,让停滞的项目动起来、缓建的项目快起来、开工的项目跑起来,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并全力抓好项目储备,着力储备一批高质量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产业发展。海城市将全力做好产业升级文章,围绕“4+4+3”产业布局,发挥产业研究院作用,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做好项目招引,围绕“4+4+3”产业布局的11条产业链,深度策划、动态更新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招商项目,特别是将做好海商大会的后续对接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能人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并切实做好项目落地文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海城市将围绕政务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投资环境等重点,进一步精准制定相关政策,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解决问题、创造环境,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当好企业“店小二”,做好企业项目“服务员”,深入推进办事不求人,继续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海城市不断汇聚起“海城行、海城能行”的磅礴力量,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城实践,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