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四海宾朋,品牛庄馅饼。1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量千万以上的网络名人和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记者、全国知名商业网站和商业平台相关负责人走进我市牛庄镇馅饼协会,了解牛庄馅饼的百年历史,体验牛庄馅饼的包制过程,品味牛庄馅饼的传承味道……
文明久远的牛庄古镇经过岁月的沉淀铺上不一样的烟火气。而作为制作工艺进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牛庄馅饼,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牛庄镇赵洪财馅饼店内,赵洪财老师傅在现场向来店宾客一边介绍牛庄馅饼的特色特点,一边讲解展示牛庄馅饼的包制过程,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吸引了在场网络名人及来宾的围观,更有网络名人亲自动手,有模有样的跟着赵师傅学起了包馅饼。牛庄馅饼以其皮薄馅大、外焦里嫩、肥而不腻的特点和酥软香脆的独到口味而受到大家的点赞。来自上海拥有971万粉丝量的网络名人“半杯馊茶”告诉记者,牛庄馅饼与南方的面点有很大不同,其外皮薄、香、酥,一口下去满嘴汤汁,当真应了那句“饼小乾坤大”。
海城牛庄馅饼是传统美味食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以精湛的工艺,诱人的美味,历经百年的传承,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经典饮食品牌。牛庄馅饼作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过人民大会堂国宴餐桌,招待各国外宾,誉满东北,名扬华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1996年,牛庄馅饼协会成立。2011年7月26日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庄馅饼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牛庄馅饼的传人传承了传统制作工艺,在选料、和面、做馅、包皮等各个工艺环节上精益求精。和面按气温调节水温;按比例加各种菜馅、调料、配料,保证营养合理,口味鲜香;包制过程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关键环节,下记子、按扁、打馅、收口,每道工序都有较高的技艺;烙制过程要掌握火候,经过三翻四烙后,即可出锅装盘。整个制作工艺环环相扣,形成了独有的特色。牛庄馅饼由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四大品系50多个品种。牛庄速冻馅饼还添补了我国速冻食品中的一项空白。经过几代传人的努力,牛庄馅饼在国内外赢得了信誉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