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海城新闻 > > 正文

【海城时评】海城市:高质量填写“五经普”答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数据支撑

【海城时评】海城市:高质量填写“五经普”答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数据支撑

按照国务院、省及鞍山市的部署,我市于1月1日正式启动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全市900余名普查员、指导员将深入企业商户、走访大街小巷,实现对全市约20万家普查对象的数据采集登记。
 “五经普”意义重大,任务繁重。
 从国家层面,“五经普”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和“集中盘点”。开展这次普查,通过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掌握近五年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深刻反映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利于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合海城实际,将通过普查全面调查我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全面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结构和质量,科学统计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通过调查得到的翔实数据,更加科学精准地制定海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布局“4+4+3+N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月29日,海城市召开2024年1—2月份及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调度会议,就进一步做好“五经普”登记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全力以赴,高质量填写“五经普”答卷,准确反映全面振兴新突破成果,并为海城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数据支撑。
 高质量填写“五经普”答卷,要坚持数据质量第一,这是做好普查工作的第一原则,是衡量普查成败的最根本的标准。要始终坚持把数据质量第一原则贯穿于普查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力确保普查数据实打实、硬碰硬。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普查工作机制,强化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制定和完善数据审核验收等制度规范。尤其要紧扣“数据怎么找全”“质量如何保证”等方面加强工作,围绕初步清查结果,组织人员核查核实、查疑补漏,并对单位清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和认定。相关部门要再次查找数字经济、无证个体等“隐蔽性”单位,确保市场主体捞干筛尽、普查单位不重不漏。
 要强化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主动承担“五经普”重大任务。相关部门、单位的“一把手”,不仅要当“运动员”亲自干在前,也要当“裁判员”负责数据审核验收。要依法依规推进普查,逐级划清普查责任,层层落实任务,把高效保质、严谨细致贯穿于经济普查工作始终,打牢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清查基础,确保查全、查实、搞细、搞准各项指标,做到全覆盖、无盲区、零死角。要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经济普查对象积极配合普查工作,及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杜绝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可靠。
 要实行联动机制,合力打赢攻坚战。经济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内容多、要求高、过程繁杂,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统计、市场监督、税务、住建、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坚持在全市统一领导下,实行部门分工协作、属地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通过加强相互协调配合,共享普查信息,更加精准地掌握普查对象数量和真实情况。
 要实行追责问责,严肃普查工作纪律。坚持依法普查,严肃普查法纪,坚决防治普查弄虚作假。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抵制各种干预普查数据的行为。严格普查执法检查,对普查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普查生态。
 摸清“家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此次经济普查绝不是简单的经济数据统计,而是关系到海城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能否占领制高点、关系到海城的“重新定位”和“排队机遇”。全市上下务必以“极其重视、极其努力”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五经普”工作中,落实落细工作措施,高效快速推进工作进度,确保圆满完成“五经普”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