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化 > 临溟文化 > > 正文

网络中国节 | 正月十五闹元宵 走进海城尹氏元宵

网络中国节 | 正月十五闹元宵  走进海城尹氏元宵

@海城人,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啦!

说到“正月十五”怎么能少了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煮元宵、炸元宵

无论怎么做都好吃!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

(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城

一探,元宵的“秘密”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这是清朝诗人符曾描写元宵节北京城里马家元宵制作和热卖的场景,以此来形容海城的尹氏元宵正是恰如其分。每年正月十五的海城中街都是一幅人流熙攘,热闹非凡的景象,数百人排成百米长队,不辞等上几个小时,为得只是购买两袋尹氏元宵,有的甚至从大石桥、鞍山等地驱车慕名而来,俨然已成为了中街一景。每年都是如此,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还是引得不少不知原委的人驻足观看。要说海城卖元宵的地方很多,而海城人偏偏最认尹氏元宵,想必定有它的独特之处。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民间习俗,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那更是必不可少的,将预示着一年的团圆吉祥。又何时起,尹氏元宵成为海城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了呢?这话还得从1979年春节的一袋江米说起。尹会林,尹氏元宵的传承人,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刚刚返城的知青,从小尹会林就听父亲说家里祖辈是做元宵生意的,满州国时期爷爷尹义田就挑着小挑沿街叫卖“元宵开锅....”,叫卖声传遍全城,味道有口皆碑。所以刚刚回城的他便有了继承这份祖业的想法,1979年春节,他从下乡的东四公社买了一袋江米,从此开始了他与元宵多年不弃的人生。在祖母和父亲的帮助下,一袋江米磨出的元宵很快销完,这也坚定了他要将尹氏元宵坚持到底的决心,尹氏元宵就这样慢慢的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根。网络中国节 | 正月十五闹元宵  走进海城尹氏元宵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是这种圆圆的、里面带馅、外面糯米的食品,在南方叫汤圆,到了北方就叫元宵。其实,不但是称谓上的区别,更有制作工艺和配料上的不同。北方的元宵,用的是江米磨成的糯米粉,馅儿是由白糖、芝麻、青红丝等混合,切成像骰子大小的小方块儿。制作时,把加了水的糯米粉放在一大簸箩里,然后把几百个小块儿的馅儿放进去,制作者反复地摇簸箩,直到方形的馅儿裹上了粉成为圆球。这种元宵馅儿不易化,往往皮煮熟了馅儿还是硬的,但是吃起来却也十分筋道而有嚼头,在风格上似乎更代表了北方人的粗犷豪迈。

元宵的制作过程大同小异,但制作出来的元宵却各有不同,张家有张家的风格,李家有李家的口味。尹氏元宵却能在众多的元宵品种中脱颖而出,品牌屹立不倒,自有其中的奥秘。说起尹氏元宵的独到之处,尹会林夫妇体会是最深的:无论是当年的创业阶段还是现在的辉煌时期,会林元宵始终坚持的是纯手工制作,用尹师傅的话说用机器摇出的元宵发紧,不柔软,虽然产量提高,但口感会大打折扣。在原料的选择上,尹氏元宵用的江米全是黑龙江五常的上等江米,碾面时先出的粗面做年糕用,精选细面无渣子的才用来做元宵。馅料中的花生、芝麻、桃仁等更是不能含糊,选用的都是颗粒饱满的当年籽粒。还有一种重要配料是桂花,这是传统的元宵馅料之一,近些年桂花的价格看涨,很多做元宵的都以香精代替了,而尹氏元宵却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传统配料,有时甚至远赴广西上货,如此不计成本为的只是守住尹氏元宵一成不变的味道和对得起大伙一如既往的支持。元宵摇好以后,还要把个小、破裂的挑出,这样层层把关生产出来的元宵,煮时只要开锅都漂浮水面,而且膨胀,煮熟后外皮松软,馅心粘稠,吃起来香甜不腻口。

民族工艺要继承,要发展,更要的是创新。尹氏元宵的发展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南方的汤元进军北方市场,给海城本地的元宵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保住尹氏会林这一传统的清真品牌,尹会林夫妇费尽脑筋,在原五仁馅元宵的基础上,又恢复和创制了豆沙、枣泥、山楂、黑芝麻和木糖醇等多个品种,渐渐的稳定住了市场。顶住了汤圆的冲击的势头后,元宵的清凉与汤圆的甜腻相比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尹氏元宵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2005年以来,每年一个冬天尹氏元宵就会用掉2万斤的江米,春节前后在尹家的元宵工厂里有近40名技工轮班摇元宵,就这样尹氏元宵依然供不应求。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已使尹会林夫妇对元宵产生了不能割舍的情感,在他们眼里元宵已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寄托了太多的希望。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家,他们希望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一直固守着这份承诺与执着,固守着那种一成不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