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特别是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志愿变成“专业+院校”的模式,本科批次变成了112个平行志愿,更增加了填报志愿的难度。考生家长都希望在孩子的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能发挥参谋作用。13日,市教育局邀请鞍山市教师志愿者团队教师、岫岩高中教务主任、高级教师董淑英讲讲“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如何当好参谋”。
董淑英老师表示,首先要了解志愿模式“专业+院校”,这样的模式不存在专业调剂,考生和家长不用担心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然后要懂得什么是平行志愿。明确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分数优先,(即两个分数不同的考生报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学校,谁分高录取谁),遵循志愿(遵循考生志愿填报顺序依次检索,直到检索到满足投档线的志愿为止,所以考生志愿填报顺序很重要),一次投档(同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的录取方法。
此外,家长还要了解“特殊类招生”类型(如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保送、农村专项计划等)及政策,报考流程及时间节点,让符合条件的孩子借力提高升学档次。
在报考志愿上,董淑英老师强调,家长还应该做到“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个性、兴趣和特长,明确孩子通过大学的深造,想要成就怎样的人生,从而确定孩子去大学学什么专业。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校的成绩,特别是模拟考试的成绩,参照往年录取情况对孩子的目标大学有个初步的定位,从而确定大学范围。“了解院校也很重要。”董淑英老师说,了解学校一定要登录学校的官方网站。可以从三个维度去了解。一要了解院校的地址,同层次的院校,建议选择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学校,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孩子开拓思维,开扩眼界,会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二要了解院校的层次,能上“双一流”、985或211就不上一般大学,因为教学资源不一样,平台眼界不一样,学校氛围不一样,结识的人脉不一样,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认同度不一样,孩子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肯定不一样。三要了解学校办学性质,是公办院校,是合作办学,还是民办学校或独立学院,因为学费不一样。
在专业选择方面,家长要了解孩子选择的科目有哪些专业受限,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有哪些专业受限,选择专业时一定要避开这些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