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海城永发亚麻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纺织生产线飞速运转,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加班加点赶的这个订单来自意大利客商的一笔大额采购,而能够促成这笔生意,是今年以来中小镇开展的“我为企业跑合作、抢订单”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今年以来,全市各开发区、镇(街)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深入推进“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主要领导深入企业,开展“我为企业跑合作、抢订单”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难题、跑合作、抢订单、拓市场,稳住了企业发展信心,坚定了大上项目的决心。今年前五个月,全市“我为企业跑合作、抢订单”活动成绩斐然,与此同时,为企业“抢”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效益,而且“抢”出了许多值得一提的精神价值。
首先,“抢”出了争先意识。争先意识,就是干任何一项工作要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同最快者赛跑。推动海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唯有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唯有把工作干在前面,让企业的活力“足”起来,从而加快海城发展。“抢”订单,对于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增加销售额并实现持续增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前五个月,属地政府帮助辖内企业“抢”来厚厚的订单,实现产值、利润、纳税额等数据同比大幅增长,体现了在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市上下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全力拼抢、狠抓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精神。
其次,“抢”出了拓宽市场。稳生产、保质量、抓订单、拓宽市场,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拓宽市场上,各属地政府着重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随时监测经济运行态势,工作目标落在为企业“抢”订单,促进企业拓宽市场上。面对“订单薄”的企业,各属地政府与企业共同研究、分析原因和破解问题办法,在协助企业先解决好自身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尽最大努力与客户沟通,争取为其提供“量身定制”产品,竭尽全力为企业拓宽市场。谈起“抢”订单和目前企业经营态势,某企业老板深有感触地说:“订单少、无订单,直接影响企业生死存亡,没有什么比企业发展更重要,在市委、市政府及属地政府部门支持下,现在我们的订单已达饱和,并进一步拓宽了产品在市场占有份额。”
最后,“抢”出了投资信心。政府部门贴心为企业服务,是造就企业成长的沃土,更是吸引投资的磁场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在“我为企业跑合作、抢订单”活动中,各属地政府把服务企业信念与行动融入日常工作方方面面,常态化深入企业,及时准确掌握企业“急难愁盼”,有的放矢进行“靶向治疗”,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诸如资金短缺、产品积压、用工难、订单少等难题,让企业深感这真是送来了“雪中炭”,下了“及时雨”。企业同时感受到,政府部门真正做到“政商交往有边界,服务企业无距离”,把企业当成“自家人”,乐做企业“娘家人”“金牌店小二”,按照“清”上加“亲”原则,做到企业有困必解,有惑必答,有堵必通,有呼必应,让企业获得最优质的营商环境,也让企业大上项目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一季度,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21.5%,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市的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企业投资信心更足。